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单位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都对中医药健康旅游做出了规划部署,鼓励中医药企业开发健康旅游产品,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文化小镇。
由于在养生、大健康等方面的天然优势,一些有着中医药资源的地区开始挖掘资源和文化打造中医药特色小镇。而一个个中医药特色小镇又成为养老人群的好去处。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医路长乐”团队于近日赶赴潍坊太保庄街道“热敏灸小镇”开展调研活动,为当地百姓做志愿公益活动。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太保庄街道联合山东中医药大学和潍坊市中医院等单位,在全街道八十多个村庄推广热敏灸技术,掀起了一股全民艾灸的热潮。经初步测算,截至目前,热敏灸在当地的知晓率已经达到 91%,使用率达到 67%.根据太保庄街道卫生院的数据统计,一年多来,街道居民常见疾病就诊次数减少 16.71%, 就诊总人数减少了 8100 余人,人均门诊费用支出由 217.64 元减少到 178.12 元。全民艾灸活动的开展直接推动了太保庄街道的健康扶贫工作,让村里很多贫困户摘掉“穷帽子”。
“经常做艾灸活到九十九”“艾灸起来,健康起来,长寿起来,幸福起来” 走进太保庄街道的各个村落,人们一定会被墙上这些不寻常的宜传标语所吸引。而这些标语,不只是动员口号,也是太保庄居民受益于热敏灸技术的真实写照,更包含了他们对健康幸福的期待。
在太保庄,通过热敏灸改善健康,甚至治愈疾病的例子不胜枚举。根据太保庄街道卫生院的数据统计,一年多来,街道居民常见疾病就诊次数减少16.71%,就诊总人数减少了8100余人,人均门诊费用支出由217.64元减少到178.12元。
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太保庄街道有 85%的居民现阶段的健康概念是以预防为主的,说明当地越来越多的居民扭转了以往以治疗为主的健康理念,这不仅是对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健康理念的有力证明,也是为民众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消极方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积极模式构建提供前提。热敏灸小镇的建设不仅是治疗手段的发展,更是保健方式的普及。
不仅如此,大学生志愿者们还结合实况,向村民们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邪为“寒湿”,中医可以试用如艾灸神阙、关元、气海、胃脘、足三里等,可以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艾灸、热敏灸的知识及相关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往返灸。每种灸法有不同的操作要求,但都相对简易好掌握。临床上凡是出现热敏穴位的疾病,无论热证、汗蒸,或是虚症、实证,均是热敏灸疗法的适应症。村民们受益匪浅,向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表达了感谢。
队员王宝富介绍说,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积极影响。此次公益活动就是在群众中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让老百姓懂得预防疾病的常识。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民间适宜技术,需要进一步挖掘其潜在价值,是适合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的疾病治疗方式。当今社会,中医越来越受到重视,民众对中医的信任度逐渐提高,更多的人选择接受中医的传统治疗。同时各类养生栏目的出现使老百姓,特别是中老年人群体对养生越来越重视,此时,一个便捷易操作而又价格低廉的亲民养生疗法便需要得到普及。而太保庄热敏灸小镇这种模式的建立和成功让我们意识到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只要敢于实践,就会有无数个太保庄小镇涌现,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做出贡献,为医养结合模式的广泛建立推波助澜。